“ 人生苦短不如享受当下,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人生不再”的感觉。中国的诗人和学者在欢娱宴乐的时候,常被这种“人生不再”“生命易逝”的悲哀感觉所烦扰,在花前月下,常有“花不常好,月不常圆”的伤悼。在刚刚度过的中秋月圆之夜,大家赏月,并且争相将美好的景色通过照片留存下。如此良辰美景,不是每个中秋都有这般美好的月圆之夜,所以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才是最珍贵的。而在古代,人们只能够通过绘画留住当下的美好瞬间,画作其中的意境之美更是使人们引入无限遐想,比如典故以及故事等等,将生活与艺术结合。 芥子园与浮世绘的文化融合 在中国古代画册当中《芥子园》画谱被大家称作为“传世经典”中的一种,《芥子园》不仅仅是作为山水画的工具书,更是一种图形学意义上的无字书,也正因如此在同时期深入到日本的文化当中。比如浮世绘就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艺术表现技法就是来源于中国明代的版画,在明末清初时期,与《芥子园》画谱的关联非常大。葛饰北斋作为日本浮世绘画作的总代表,同样也是受到了《芥子园》画谱的影响。 《芥子园》画谱山水 浮世绘,顾名思义,意为虚浮世界的绘画,有人生如过眼云烟,要及时入世行乐的意思。我们的尘世人生因为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必须趁人生还未消逝的时候,尽情地把它享受。其中自然风景也是浮世绘重要题材之一。 梵高《星空》 说到浮世绘,就不得不提到葛饰北斋,这位画坛巨馊生前创作了无数浮世绘传世佳作,更是对于印象派画家,比如莫奈、高更以及梵高等代表人物有重要影响。要知道印象派的产生与浮世绘有着密切的关系。梵高在世的时候,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也收藏过多张浮世绘作品。再比如莫奈当时的家中,也全部收藏着浮世绘的作品。从他们两位画家生前的日记当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浮世绘的喜爱,梵高就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浮世绘就是他的信仰。我们从梵高著名作品《星空》中,也不难看出浮世绘的影子。 画像No:86000403葛飾北斎富嶽三十六景山下白雨SBGAG Copyright:(c)CAPSULECORP./amanaimages 画像No:70151 東海道江尻田子の浦略図SBGAG Copyright:(c)TheAdachiFoundationforthePreservationofWoodcutPrinting/amanaimages 画像No:70125 礫川雪ノ旦SBGAG Copyright:(c)TheAdachiFoundationforthePreservationofWoodcutPrinting/amanaimages 左右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