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8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爱化妆的女孩们,对口红多半欲罢不能,

恨不得每种质地每种色号都收一支!

古代女子当然也爱美

“红妆”“绛唇”令人浮想联翩。

古代男子也擅长用口红来讨恋人欢心:

《唐传奇·莺莺传》中,

张生从京城给崔莺莺捎的礼物里

就有“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

那么,今天百妹就化身时尚博主,

为大家介绍一下唐朝的口红!

口红,就要滋润又好闻

用红色颜料点唇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诗词歌赋中,古今文人们亦不倦描绘美丽女子的“朱唇”。

最早的口红原料就是朱砂。但是朱砂作为一种矿物质,容易掉色,着色不均。这样的口红可不好涂。

于是,人们在朱砂中加入适量动物油脂,让它不仅能防水,还更具色泽,并称之为“口脂”。魏晋时期,口脂工艺进一步发展,人们在里面加入各种香料,其中不乏昂贵的西域品种。这类口脂让嘴唇不仅看起来滋润鲜红,闻起来也让人心向往之……正可谓“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到了唐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风气开放,女性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用来做口脂的植物原料多达二、三十种,各种各样的口脂色号随之诞生。不仅有红色,还有紫色、肉色,满足不同需要。动物油脂则逐渐被蜂蜡代替,触感更加滋润。

至于唐代点唇的方法,也与现在有很大区别。那时候的审美崇尚“樱桃小嘴”,画法有点像现代“咬唇妆”的变体。女子先用白粉遮住原本的唇色,再在上面画出花瓣状,营造出娇艳的效果。

传说,国色天香的牡丹名品“一捻红”,就是杨贵妃化妆时,用沾有口脂的手指捻弄之后才如此美艳。

不过,唐代口脂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在男人当中也十分流行。

口脂,男人也要用!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唐中宗景龙年间,“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蜡脂,盛以碧镂牙筒”。皇帝将口脂、面脂装在染绿、镂花的象牙筒中,赐给文臣。这是每年例行的赏赐,白居易、杜甫都曾蒙此恩惠。《旧唐书》“职官志”则记载,负责“天子服御”的“六局”之一“尚药局”,专人负责制作口脂一类的美容化妆品。

看来,这种昂贵又令人愉悦的美容用品,相当受到唐朝官方的重视,而且不分男女。这也许是因为,唐朝定都西安,气候较为干燥。肉色口脂作为冬季润唇神器,深受有身份的唐朝男子追捧。

除了实用,口脂也是注重仪表之人一年四季的必备品。《任氏传》中,阔少爷要拜访美人,特地“巾首膏唇而往”,可谓十分讲究,丝毫没有“直男包袱”了。

↓快来收看↓

想知道关于唐代更多好玩事

欢迎观看明日百家讲坛

系列节目《大唐开国》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观看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