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画丑爷了,这次最大的想法是希望能将两个版本的丑爷来做一次解构和重组,最后编排为一个完整的海报画面,前后尝试了两版,发现经过重新思考之后的新版确实要好很多,接下来就先聊聊两版的差别。01-对比分析左边这张就是旧版,最开始是想通过这张稿子来研究下形式感这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画完之后始终感觉不太好,右边则是重新尝试的第二稿,相对之前的第一稿来说更好了一些,也比较符合我个人对形式感的理解。先对旧版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首先,我个人认为形式感这种东西,它来自于画面的秩序和节奏,秩序是规范,节奏是变化,设计作品的形式感就是来源于规范秩序中的元素变化。旧版这张图,红框中文案很规整,显得四平八稳,而蓝框中的画面却是倾斜的走向,二者产生冲突,这就让画面失去形式感,显得过于随意,新版这张图,版式上的规划就要更合理一些。中间的红框是画面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即主要信息,蓝框属于是次级信息,因此在画面中的占比有明确的大小变化,而且通过四角和中间部分的编排,将画面的空间规划得更加稳定。画面中的秩序,是由红框和蓝框中的内容来确立的,而其他的装饰元素,则运用不同质感的字体来塑造节奏的变化,有秩序有变化,即是形式。02-插画过程先说句抱歉,不小心把草图层给删掉了,所以就直接从黑白稿开始讲。最开始的时候,主要的动态参考是新版小丑的一张照片,而面部的细节则采用了老版小丑裂开的嘴角,配色也是以老版的为主。勾完线稿就直接开始铺固有色了。固有色画好之后,在配色上加入了一些新版小丑的特征,首先是面部的白色粉底,新版的要更厚一些。在衣服上,加入了一个红色的图层,以表现新版小丑的红色西装元素。妆容上,眼睛部分采用的是新版小丑的三角形装饰,嘴巴部分则是老版小丑的红色装饰。好吧,我对化妆不太懂,眼影唇彩对我来说都是装饰。反正画到这里,角色就画完了,咋地?接着就找一个比较粗的字体,用JOKER这几个字母来做装饰,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盖在角色之上的遮罩。再分别将字母填充红色和紫色背景,这两个颜色都是来自两个小丑的服装。然后找一个建筑物的素材,将它处理为点状图(滤镜-彩色半调),再正片叠底塞进背景里面。而JOKER这几个字母的右侧部分,可以用对应颜色的描边来补充出字形轮廓。接着,画面右侧的大面积重色中,缺少一些层次。根据左侧点状的装饰背景,在右侧就采用了网点笔刷来呼应,这样整个画面左右两边就平衡了。最后添加陈旧肌理,插画的部分就可以结束了。03-版式编排版式的规划,先从主题文字开始。将JOKER几个字母打散,然后改变每个字母的大小,让字母之间产生明确的对比节奏,最后再加入两位主演的名字,作为小点缀。主题处理好之后,就可以着手处理次级信息了。这部分的信息可以将画面对角线作为编排的逻辑。我们先处理左上和右下两个角的内容,再来处理右上和左下的内容就好。文字的大小和间距,可以在既定空间中任意调整。最后,在顶部和底部居中的位置,找一句台词来作为装饰,这部分字体最主要的作用是点缀空间,因此它的识别性要求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大胆的缩小就好。最后的最后,再直接手写几个HA!HA!HA!随机丢在画面上,利用这种粗糙的手写字体来打破画面中过于严谨的结构,到这里整体就基本上完工了。总结:其实画图倒是很简单,但是对于形式感这种东西,我现在也只能说是有一点点的感悟。只要找准了画面布局的逻辑,逐步分析元素和信息的层级关系,多少都能找到一些感觉的。这种感觉很难描述得清楚,在秩序中寻找变化,有点类似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记得以前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不管是谁,做到天马行空都不难,但对于设计师而言,在有限的空间内,还能玩天马行空,那才是高手。”可能对于形式感的摸索,还有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吧。我会试着把关于形式感的各种想法和感悟收集起来,逐渐整理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等我整理清楚的时候,再来跟大家一起研究吧。↓↓↓过程视频↓↓↓BGM:StevenPrice-YouMakeMyTeethHurt话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