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对世间一切事物报以虚无的态度其实是轻松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 ——赫塔·米勒 前段时间,大梦君向广大书友们征集春节期间的书评、影评与故事,邀请读者朋友们一同加入“大梦写手团”,于是大梦君收到了许多书友来稿,之后我们会陆续将选出的作品进行展播并送出小礼物,感谢支持~ 浮生碎语 ——读《浮生六记》有感 书友/陈白味 “浮生若梦,苍茫如雾。至诚至爱,日光流水。”这是我读完这本经典之作时脑海里忽然乍现的四个词,便记录在开头。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译者/周公度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三白先生,是个“敞亮人”。公度评价沈先生说,他对人的认知是本分、平淡、真切、明了的。而这四词中,我最看重和感触最深的便是“真切”二字。真——既是三白一生的气魄之果,亦是他的困顿流离之因。不论繁华悠哉或是布衣安然,生活的本心便是真。那么文字也一样,文字之切心,即是人世间难得的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纯美真挚的爱情,也没有经历过落魄多磨的坎坷,却依旧可以体会个中滋味的原因。 嘲讽的说一句,体味中包含的大多数怕是由衷的羡慕吧。本自以为是个足够真、足够洒脱的人,但实际上还差得非常远。不可否认,沈公能从如此流水之日中窥到生活之乐,他的乐观是我比不了的。 都说在这份典雅之章里,如果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那么沈复就是中国文学史中最深情的男人。是啊,从一见倾心到举案齐眉,再到命运多舛仍不离不弃,直至青梅枯萎竹马老去,睹物思人。那些细雨微风的日子里,平常和幸福就是他们的点滴。情深之人,动不得心里的苦,便更为凡常。正是因为有着不与苦愁为敌的韧性,才显得春花秋月更加弥足珍贵。 在三白的字里行间,芸娘集古今各代女子的贤良美德。她确是灵慧巧妙的,也是才情横溢的。能作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妙句的人,又怎么会不清秀雅丽呢?她是思想高超,有自己独特审美的女人。可即便是她这样诗情画意的女子最终还是逐渐失去夫家的喜欢,真是道不出口的可悲。超然大度的芸娘,独在家事上唯唯诺诺,可见封建家教之害人,而又因三白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最终也令自己陷入了苦闷。我为什么用如此多的笔墨去感悟芸娘呢?因为人人都有一颗向往精致生活的心,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将日子过得如青花瓷瓶上工笔细描而又整洁的花纹般精致婉约的本事。而芸娘是。所以也怪不得多少文人骚客高喊:得一芸娘足矣。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华彩悲剧爱情终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唯有遥望羡叹。故三白与芸娘“情之所钟,虽丑不嫌”的爱情才能如此活泼真切地让我眼眶湿润。陈芸不仅是沈三白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但最终两人却阴阳相隔。斯人已逝,使得自此余生皆为浮生。往日的平淡如水,在多年后回首,依然能掀起惊涛骇浪。 一位是秀外慧中的女人,一位是寒士中的佼佼者。在后期疲惫不堪的“浪游”中,沈先生有风度有态度的任性以及沈陈二人的情投意合、患难与共,真是再多的华丽辞藻都赘述不了的。“笑看苦难,不亦快哉!”不禁想到自己曾写过的两句诗——笑口谈苦难,泪目满乾坤。经过世事无常的陶冶,连苦难和沧桑都会显出平和的美丽。于贫寒生活中,一直保持陶然其乐之心;于喧嚣尘世中,始终不失豁达宁静之心。 往往最细微无常之处,却总是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美丽境界的追求。所以家常日语,胜于宏文巨制。于平淡无奇中,无形摇荡心旌。 《浮生》全文里,沈公几乎走遍了全中国、阅尽了人生辛酸。但行文间也确如公度所说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哀声怨道,只是从容地道来这一生之事。那么这到底是真的看破,还是无奈到了尽头?是想明白了人生,还是出离了命运?我很难揣测,唯有感其心、劳其形,才算是一种状态的释放。话说回来,无论幅度大小,我们的人生也都是沉浮不定的,就像心电图一样,只有起伏高低的不同。但都在起伏,一定没几个人希望变成一条直线。所以我们能不能安心的面对沉浮,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 虽然起起伏伏跌跌宕宕的人生看上去很辛苦,但,这恰恰是生命的本质。无论遭遇多大的变故,前面都有可能峰回路转,即便生活真的局限于平庸,你还可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还会有栖息之所,也还有逆转的空间和余地。无论你走上的是哪条沉浮之路,成也好,败也罢,你的内心都要清醒自知——得与失都是过眼云烟,不同变故,又会带你到不同境地。你所做过的一切,从始至终都是你自己。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样的心态我不知何时才能达到,只愿心无所住,无边无际,不在乎何地停留。 感谢书友来稿 并获得大梦君送出的 “福州城市创想年礼”一份 创想年礼内含 「时光月历、紫罗兰红包、城市见“面”礼」各1份 *书友凭投稿及身份信息到西湖店前台领取 *欢迎更多书友来稿:dmbookcafe . |